新闻中心

News Center

新闻内容

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内容
如何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发布者: 发布时间:2016/3/21 阅读:2143

如何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

第一季度党课

中央制定的路线方针政策,是全党全国人民统一思想、统一意志、统一行动的基本依据。贯彻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是党章赋予每一个党员领导干部的重要职责。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就是坚持用党章武装头脑、规范言行,做学习贯彻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先行者、传播者、监督者、实践者,确保在任何时候任何情况下执行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不犹豫、不含糊、不动摇。

一、提高理论自觉

政治上的清醒和坚定,源自于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要炼就“金刚不坏之身”,必须用科学理论武装头脑,不断建设我们的精神家园。提高理论自觉,是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的前提和基础。

1、全面领会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围绕改革发展稳定、内政外交国防、治党治国治军发表的系列重要讲话,站在时代进步和战略全局的高度,深刻回答了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马克思主义执政党建设规律的丰富和发展,是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行动指南。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讲“看齐”,最重要的学习好、领会好、贯彻好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要全面领会关于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中国梦、“四个全面”战略布局、“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五大发展理念”、加强党的建设的重要论述,要注重用系列重要讲话精神武装头脑,更加坚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和制度自信,更加坚定对习近平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的政治自信、组织自信和能力自信。

2、深刻把握党的创新理论精髓。学习党的创新理论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坚持读原著、学原文、悟原理,经常学、反复学、持久学,研机析理、把握真谛,深刻把握鲜明立场,准备理解基本观点,切实把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转化为价值追求和行为准则,进一步站稳政治立场、增强政治定力。要深刻把握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坚定信仰追求,牢固树立对马克思主义、共产主义的坚定信仰,对中国特色主义的坚定信念,对党和人民事业必胜的坚定信心;深刻把握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历史担当精神,深刻认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神圣使命,把责任扛在肩上,创造经得起检验的新业绩;深刻把握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真挚为民情怀,坚持以民为本,始终把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我们的奋斗目标;深刻把握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务实思想作风,坚持求真务实、真抓实干,以抓铁有痕、踏石留印的劲头,善始善终、善作善成;深刻把握系列重要讲话贯穿的科学思想方法,注重以全局视野、长远眼光看问题,注重运用两点论、重点论分析问题,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不断增强工作的科学性、预见性、创造性。

3、运用党的创新理论指导实践。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必须坚持知行合一,把学到的思想理论、形成的观念认识付诸具体实践,扎扎实实地解决实际问题。要大力弘扬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学风,努力在联系实践、学以致用、指导实践上下功夫、见成效。要紧密联系本地区本部门的工作实际和正在做的事情,自觉地运用党的理论创新成果去研究解决改革发展稳定中的各种重大问题,把学习的收获和成果转化为谋划工作的思路、促进工作的举措、领导工作的本领,切实提高推动科学发展、促进社会和谐的能力。要紧密联系个人的思想实际,把改造客观世界与改造主观世界结合起来,自觉加强主观世界的改造,使学习的过程真正成为进一步坚定理想信念的过程,成为坚持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不断强化宗旨意识的过程,成为树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养优秀思想品质和道德情操的过程,更好地肩负起自己的职责使命。

二、树立大局意识

大局意识是我们克服困难、推进工作的战略观点、思想方法和工作要求。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必须树立大局意识,制定各方面决策部署,首先要有正确大局观,站在党和国家工作大局上想问题、看问题,特别要把所分管方面的工作同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衔接起来、统一起来。

1、把握大局意识深刻内涵。大局意识鲜明地体现出个人服从组织、局部服从全局、全党服从中央以及个人利益置于国家、地区、单位和集体利益之下的崇高思想、政治觉悟,勇于自我牺牲、自我奉献的精神,以及体谅、理解、协作的优良品质。树立大局意识,必须领会和把握其深刻内涵,即正确认识和处理局部与全局的关系,既要坚持从局部的实际出发,又要着眼于全局,把局部的发展放到党和国家发展的全局中去谋划,自觉服从全局;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与组织、下级与上级的关系,个人服从组织、下级服从上级;正确认识和处理个人利益、局部利益、暂时利益与集体利益、整体利益、长远利益的关系,个人利益服从集体利益、局部利益服从整体利益、暂时利益服从长远利益;深刻认识和自觉坚持以“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为基本内容的基本路线,坚持党的基本路线不动摇;正确认识和处理改革、发展、稳定三者的关系,实现改革发展稳定这一大局。

2、勇于冲破利益固化藩篱。全局与局部的关系,说到底是利益关系;改革的实质,根本上也是利益的调整。改革是多领域、深层次的改革,单位撤、并、转、改,必然使一些人面临进退去留问题,行政简政放权,也必然会使一些部门和个人“大权旁落”,这些都涉及一些同志的个人利益。党员领导干部树立大局意识,就要充分认识利益固化藩篱的危害,对既得利益群体有清醒的认识和足够的估计,在思想预期上、在组织准备上、在力量投入上均要全局谋划、预案充分,打好攻坚战。要坚定突破利益固化藩篱的信念,做到不动摇、不懈怠,扎实推进当下各级政府简政放权的改革,从与百姓生活最为密切相关的民生问题入手,以此增强民众对改革的认同感和参与度。要鼓励基层探索,充分发挥基层的创造力,基层探索的最大优势在于其操作性、灵活性和自发性;赋予各地方先行试行的权力,鼓励民众热情参与、积极探索的精神和勇气,为突破利益固化藩篱、推动深化改革提供正能量。

3、增强树立大局意识本领。当今社会,经济全球化正在形成,国与国之间、地区与地区之间联系日趋密切,竞争也不断加剧。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下,孤芳自赏,往往迷失方向;自命不凡,往往罔谈改革和发展。只有具备面向世界的宽广眼光,兼收并蓄的博大胸怀,立足全局的战略思维,才可能抢占先机,争取主动,不断拓展生存和发展的空间。要培养登高望远的才识,在放宽眼界上下功夫,用全国乃至世界的眼光审视本地、研究本地、谋划本地,更好地深化改革、加快发展、保持稳定。不仅要站在全局的高度看待问题,更要善于用发展的眼光考虑问题,善于把局部问题放在整体中加以思考,不能只见树木不见森林;善于把当前问题放在过程中加以思考,不能急功近利、鼠目寸光。要以“千里之堤溃于蚁穴”的危机意识、“星星之火可以燎原”的远见卓识和“牵一发而动全身”的政治敏感,思考谋划工作大局,用高度的责任意识把各项工作做深、做细、做实。

三、强化担当精神

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必须强化担当精神,勤于履责、勇于担责、敢于负责,在敢于担当中历练提高、在真抓实干中建功立业,推动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落到实处。

1、涵养一心为公的正气。担当的背后是无私无畏的境界,担当精神实质上也是献身精神,是先天下之忧而忧的精神。如果一事当前先为自己考虑,如果多付出一点就觉得吃亏,如果干事情患得患失,怎么可能做到担当?以为当了官就可以享受,就可以有特权,就可以与众不同、高人一等,就可以一人得道、鸡犬升天,这是封建思想在作怪,与我们党的性质、宗旨和要求格格不入。党员干部要有胸怀天下、情系苍生的胸襟,时刻牢记自己的身份是公职、公仆,职责的公务、公干,维护的是公益、公利,坚持权为民所用、责为民所担,做到吃苦在前、甘于奉献。现在,一些干部面对错误言论不敢批评,面对歪风邪气不敢斗争,这实际上也是计较个人利害得失,怕给自己惹麻烦。作为党的干部,在大是大非问题面前,就应该做“战士”而不做“绅士”,要敢于亮剑、敢于站出来说话、敢于表明态度,决不能搞“爱惜羽毛”那一套。

2、永葆干事创业的锐气。良好的精神状态,是做好一切工作的重要前提。事实表明,精神面貌好、思路方法新、干事劲头足,发展就快、变化就显著;作风因循守旧、遇事得过且过,满足于混日子、守摊子,事业就会停滞不前甚至倒退。改革开放到今天,地理区位优势已经不那么重要了,“精神区位”优势凸显。哪个地方干部群众精神状态好、干事创业氛围浓,哪个地方就容易出成绩。特别是社会进入加速发展期,改革开放步入“大水面”“深水区”,各种矛盾和困难层出不穷,必须克难攻坚,不辱使命,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不断推向前进。党员干部要始终保持朝气蓬勃、干事创业的良好精神状态,敢于突破旧框框的束缚,不断提升自己“精神区位”,激发干事创业的热情、改革创新的锐气,克服物质条件、自然资源和地理区位的不足,在创新中抢抓机遇,在拼搏中闯出新路,以干事创业的积极成效取信于民、造福于民。

3、夯实善打硬仗的底气。敢担当不是霸蛮,而是科学地担当、智慧地担当。打铁还需自身硬,铁肩才能担道义,能力水平是担当的底气和根基。党员干部既要有激情、有韧劲,更要办事管用。办事管用讲的就是要有能力、有水平。“适千里者,三月聚粮”。千里之行尚需三个月来聚集粮草,新时期党员干部担当的使命何止千里,自然需要更丰厚的积淀。要下大力气苦练内功,提升履职尽责能力,自觉加强学习,不断积蓄力量,做到厚积薄发;注重实践培养,自觉到艰苦地区、复杂环境、基层一线砥砺品质、锤炼作风、积累经验,尤其要注重从做好手头工作开始,把完成好每一项任务作为提升能力、锤炼意志的阶梯。只有练就了金刚不坏之身,才能在平常时候看得出来、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急关头豁得出来。

四、强化推进落实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再好的部署,不落实等于零。再好的机遇,不行动也是一场空。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始终贯彻中央要求是关键。必须低调务实不张扬、埋头苦干,以“踏石留印、抓铁有痕”的劲头,求真务实、真抓实干,开拓创新、积极进取,让中央的决策部署落地生根。

1、具有直面矛盾的问题意识。抓落实的过程,必然会遇到许多矛盾和问题,只有努力解决好各种矛盾和问题,才能把落实工作真正抓好、抓出成效。在各项工作包括抓落实工作中,不要怕遇到矛盾和问题,而要敢于正视矛盾和问题。如果眼中只有成绩和经验,看不到问题和困难;如果回避矛盾,遇到困难绕道走,见到难题就躲避;如果报喜不报忧,有了矛盾推责任,出了问题捂着拖着,那么抓落实就有落空的危险。这就要求党员领导干部多到矛盾突出的基层去,多到困难较多的一线去,多到难点焦点问题聚集的地方去,在克服困难、化解矛盾、解决问题中抓落实、促发展、出实绩。要增强预见性,及时发现并尽早解决矛盾和问题,努力使简单矛盾不演化成复杂矛盾,小问题不延误成大问题。

2、发扬求真务实的优良作风。求真务实、真抓实干的对立面,就是弄虚作假,搞形式主义。基层是一切工作的落脚点。我们的各项政策措施落实了没有,落实得好不好,基层群众最有实际感受。落实得好、落实得快,群众就拥护;落实得不好、落实得慢,群众就会不满。党员领导干部都要坚持眼睛向下看、身子往下沉,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开展调查研究,及时了解在上面难以听到、不易看到和意想不到的新情况新问题,掌握第一手资料,向群众问计问策。抓落实的工作必须抓得很具体很细致很扎实,坚持落细落小,从每一件具体的小事情做起、把每一件小事情做好,才能积小胜为大胜。党员领导干部在重大决策和部署作出之后,还要研究具体办法,明确具体责任,一环扣一环地去抓,这样才能实现各项决策和部署的全面落实。

3、树立注重实干的用人导向。抓落实的工作实践,检验着每个干部的思想品质、工作作风和实际能力,也是考察和选用干部的重要依据。用好一个干部,就是树立一面旗帜,就会在一个地方、一个部门、一个单位形成良好的工作氛围。评价一个干部,重要的不是看他说什么,而是看他做什么,看他做得怎么样。要坚持把好干部“20字”标准和“三严三实”、忠诚干净担当、“四个人”“四个有”要求统一起来、综合考量,作为干部选拔任用的基本导向和重要标尺,树立正确的用人导向。完善领导干部考核评价机制,对干部干与不干、干好干坏、干多干少要有明确的区分,褒奖那些埋头苦干、狠抓落实的干部,教育和调整那些只尚空谈、不干实事的干部,问责和惩处那些因弄虚作假、失职渎职造成重大损失和严重后果的干部,努力营造崇尚实干、恪尽职守、勇于奉献的工作氛围。

齐则有序,齐则有力,齐则有效,正所谓“人心齐、泰山移”。夺取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胜阶段的伟大胜利,需要党的领导更加有力。中共中央政治局率先垂范,全党向中央看齐,向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看齐,各级领导干部带头改进作风、带头践行“三严三实”、带头提高工作水平,就一定能让我们的党更加团结统一,凝聚起亿万人民的磅礴力量。

 
 

打印本页 || 关闭窗口